安溪铁观音举世闻名,是闽南乌龙茶中的极品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在外商最知名的中国名牌中居第三位,系食品茶中的唯一品牌。
铁观音的发源地为安溪县西坪镇南山,位于安溪县中南部,海拔1265米,是安溪南部海拔最高的山峰,素有“南邑第一峰”之称。南山气势伟岸,朝雾夕岚,泉甘土赤,气候湿润,是安溪县野生茶树的分布地区之一,具备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。安溪铁观音于清雍正年间(1723-1735)被发现,其由来在安溪茶乡大地上自古流传着两种传说,新编《安溪县志》予以记载。
相传,清雍正三年(1725)前后,安溪西坪松林头(今西坪镇松岩村),有一位茶农姓魏名荫,又名承荫,字乃树,号科镒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)九月初十日出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松林头,乾隆三十九年(1774)十一月二十七日去世],一生身居茶山,勤于种茶,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茶师傅。他信奉观音,每日晨昏都要在观音佛座前点燃三炷清香,敬奉清茶三杯,十分虔诚,经年不辍。
有一天晚上,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观音菩萨金身现于屋后的山崖上,他双手合十,上山崖跪拜,就在那山崖的石缝中发现一株奇异的茶树。茶村约一人高,枝粗叶茂,散发出一股诱人的兰花香味。魏荫好生奇怪,正想探身采摘,突然传来了一阵狗吠声,把魏荫的一场好梦扰醒。第二天清晨,魏荫顺梦中途径寻觅,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,发现一株茶树.茶树像一把撑开的凉伞,迎风摇荡,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,闪闪发亮,与梦中所见的茶树一般。魏荫细加观察,茶树叶形椭圆,叶肉肥厚,嫩芽紫红,青翠欲滴,与一般茶树大异,他顺手采摘数十叶,回到家中,细心烘制。一冲泡,奇香扑鼻;轻啜一口,更觉喉底回甘,精神大振。
魏荫如获至宝,喜出望外,认定是山茶王,遂在茶树上包土压条,悉心培植,待生根发芽后,把茶苗移植到家中,分种在几个破铁锅内。时经三年,茶树株株茁壮,叶叶吐翠,便适时采制,果然茶质特异,香韵非凡。魏荫视为家珍,密藏罐中,每逢贵客嘉宾临门,才取出冲泡品饮。凡饮过此茶的人,均赞不绝口,称为茶王。
有一天,有位私塾先生到魏荫家作客,饮了此茶,惊奇地询问来历。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,详细地告知塾师,并说这茶在崖石中发现,崖石威武胜似罗汉,移植后种在铁锅中,想称它为“铁罗汉”。塾师听后摇头说: “有的罗汉狰狞可怖,好茶岂能取此俗称。此茶仍观音托梦所获,还是称铁观音才雅!”魏荫听后连声叫好。 “铁观音”从此便成名。此后,魏荫繁殖出一批批茶苗,送给茶农们栽种。不久,铁观音便在安溪各地安家落户,并世代相传,芳名返播,造福人间,香飘四海了。
安溪县西坪尧阳南岩山(今西坪镇南岩村),有位仕人王士让(王士让,字尚卿,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,清雍正十年(1732)以五经应试中副贡;乾隆十年。(1745年)任湖广(今湖北)黄州府蕲州通判,卒任上。著有《六经训解》,平生喜爱收集奇花异草,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,名为“南轩”,书轩辟有一个花苗圃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春,王士让告假回乡,他访亲会友,到南岩山麓游览,在一片荒园层石间,发现一株生态独特的茶树,香气扑鼻,遂移植于南轩的苗圃里。经过细心照料,压枝繁殖,精心培育,枝叶茂盛,圆叶红心。采制成荼,乌润肥壮,气味超凡。泡饮之后,气香味醇,便把它精心收藏起来。
乾隆六年(1741),士让奉召赴京师,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,携茶相赠。方苞品饮后,认定气味非凡,确为珍品,遂转献内廷。乾隆帝饮后甚喜,召见王士让,垂询尧阳茶史。王奏禀此茶发现始末。乾隆帝细察、掂量茶叶,认其茶叶乌润结实,茶沉如铁,味香形美,犹如观音,便赐名为“铁观音”。自此,铁观音就有了“貌似观音重如铁”之说,并广泛地传播开了。
安溪铁观音靠“观音赐茶”和“皇帝赐名”,既与观音菩萨结下不解之缘,又与乾隆皇帝搭上关系,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“观音韵”和“兰花香”的优异品质一炮打响,并深受广大茶人所喜爱,驰名遐迩,誉满天下。